
“時裝就像一本關于自己的故事選集。”
前段時間看見一個新聞,美國服裝巨頭Gap表示,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其門店被迫關閉,正以驚人地速度消耗現金。
自今年2月以來,GAP的股價今年已經跌去了60%,市值蒸發大概40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280億元)!

其實可以看出來,快時尚最近幾年其實越來越不好過了,光是快時尚的質量問題就能嘮叨好多。
快時尚的漂亮衣服現在就像是一次性的,洗衣機洗兩次根本就沒有版型可言(相信我不是一個人...)而他們的標價其實不低,少說也百來塊吧?

快時尚不應該等于質量差,不僅如此,質量差的同時其實還非常不環保。
知道嗎?對全球造成環境污染與危害的第二大產業!就是整天圍繞在我們身邊的快時尚品牌們。 

DAYS OF GARBAGE/攝影:Gregg Segal
瑞典時尚品牌Asket曾經在大街墻壁上曾寫道:“去他媽的快時尚”,以譴責快時尚對人類和地球缺乏關注,讓時尚變成一種“浪費”!其實快時尚的火不是沒有道理的,大部分快時尚都開在購物中心,而購物中心的品牌特點最直接的就是“貴”! 而快時尚相對于那些品牌衣服來說,無疑是劃算的。它無條件滿足人對審美的新鮮感,讓衣櫥保持高頻日更。 價格上面,500塊5件和5000塊1件,相信多數人都會毫不猶豫地投奔前者吧?其實快時尚真正的意思并不是“時尚”,而是意味著快“取代”;一件衣服一旦太經典太耐穿,也就意味著它更新換代的速度會被降低。
而快時尚正是看中了這點,有意識的生產大批量質量一般的衣服。

大部分人都不是因為“需要”而購買,反而是因為“誘惑”而掏錢。
即使不要了丟到舊衣回收箱,服裝也會散落在垃圾場中,而不是送到有需要的人身上,因為它太不實用了。
現在,幾乎任何一類服裝在消費者手里保存的時間都只有15年前的一半。我們只有兩個時裝季:春夏、秋冬。
然而,近年來時裝季已成了一年52次的“換季”,隨著每周都有新的流行趨勢出現,快時尚的目標是讓消費者盡可能購買更多服裝。 
在美國,只有10%的捐贈衣服可以轉售,其余的通通會掩埋。 
根據美國環保署統計,約有13億噸的衣服在垃圾掩埋場,相當于每人每年能夠生產200件T恤的浪費……
而這些衣服十年都不會分解,所產生的有毒化學染料,便會污染當地的土壤和地下水。 
服裝制造更是費水嚴重,通常需要超過5000加侖的水才能制成一件衣服; 
從棉田里噴灑的殺蟲劑到浸泡牛仔布所用的洗液,每生產1公斤牛仔布就會平均產生23公斤的溫室有害氣體; 
其實快時尚品牌也意識到了這一點,H&M,優衣庫、ZARA等快銷品牌,都策劃過回收計劃。

但也有不少人說就算有這個政策,在環保方面其實幫助并不大,我們還是一起觀望快時尚之后會有什么樣的環保措施吧。
 快時尚雖然便宜,但是它千篇一律的無腦設計,甚至直接照抄大牌,頻頻撞衫真的很尷尬!有時仔細想想,快時尚除了低廉價格讓人著迷之外到底哪里還吸引人呢?其實每一位女生能嘗試的風格真的是很多的,通過找到適合自己的風格,比盲目的買衣服要實際得多。
如果少買幾件,但買的件件都是別致的衣服,不僅凸顯品味氣質,還能每天享受一衣多穿的不同造型,其實是件很有意思的事。 
曾經在網上看到一些很有意思的圖片:
8 件 H&M 針織衫的價格=1件White + Warren 的高級羊絨衫。

75 個 Forever 21 手提包=1只小香包,而這一只小香包可以用一輩子,還可能有升值空間!

6.2 件 ASOS 的錢=1條 Burberry 英式牛仔大衣。

|